图片

mg赌场电子游艺_吉彩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中等教育 > >

论中等教育语文中的修辞教学

来源::未知 | 作者:mg赌场电子游艺_吉彩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摘要:修辞与语言运用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任务之一。修辞教学应该改变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的现状,以“选择语言材料”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选择的原则,语言同义形式的选择;运用比较法,化解知识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等教育;修辞教学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说法,就是修辞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达到预期目的。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不少人误将修辞格看成是修辞的全部内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要使修辞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语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应该围绕“选择语言材料”这一中心来进行。
  
  选择语言材料的原则——修辞教学的基本内容
  
  要准确地选择,必须把握选择的原则。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符合题旨、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是修辞的首要原则 学生若能掌握这一原则,在分析别人的作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会其意”的同时“悟其巧”,在“悟其巧”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深刻涵义的理解;在言语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修辞。
  切合语境、得体,是修辞的又一原则 一切修辞活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先决条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学生只有明白修辞切合语境、得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语境,根据语境去选择语言材料,甚至主动创造合适的语境,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还要切合语体 语体对语言的运用有制约性,某些词语、句式、修辞格等常常与某一语体相适应,修辞必须符合相应的语体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不同语体的修辞特点,并掌握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在运用语言材料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同义形式选择——修辞教学的重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是最普遍的修辞现象。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语言的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和同义句等固定的同义形式,还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构成的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其基本语义的语言同义形式,即临时同义形式。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首先来自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和辨析词语的意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正确运用同义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最为重要 同义词的差别,有的表现在语意的轻重或者程度的深浅上,有的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和适用对象的不同上,同义词往往还具有不同的色彩,因而它们在使用场合上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选择,就必须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辨析同义词的差别,以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词语。
  实词和虚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辞效果 应该根据目的、语境和语体等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要把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认真选择动词和形容词。
  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有表现力,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中有些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选择句式,不但要考虑说话或写作的目的和侧重点,还要考虑上下文之间的递接关系,并且要切合语体的特点。学生只有做到对各类句式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表意作用和修辞效果,是修辞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同义形式的选择还包括修辞格与非修辞格的选择,以及修辞格中这一辞格与那一辞格的选择 理解和运用修辞格,是修辞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对不同特点的修辞格要采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或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或结合语境,对句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意”,品出其“巧”,使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技巧,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并通过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比较——修辞教学的有效方法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读物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的。课文中提供了运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范例。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较法,容易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不同文体比较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运用比喻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多在感性方面使用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说明文侧重于理性,目的是增强说明效果;议论文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长江三峡》、《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和《拿来主义》分别为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的比喻句,将这三篇文章的比喻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语言技巧的同时,感悟到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重要性。
  同一内容、不同作家、不同写作目的比较 例如《荷花淀》的作者为了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巧妙地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荷花比作“哨兵”,暗示着荷花淀即将发生一场伏击战,体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的作者寓情于境,将暂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挥洒在静谧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之中。文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舒展挺拔之美;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体现荷花之美。两篇作品都以荷叶和荷花为本体,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喻体也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到修辞必须切合题旨的道理。
  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比较 例如,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中有两句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句子:“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片绿洲了”。“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重复,突出了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窥伺盯梢,体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作者深情地赞颂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周公馆”是“一片绿洲”。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选用什么样的事物作喻,受到选喻者的情感和对该事物褒贬态度的支配,修辞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同句式比较 语言大师和著名的作家都非常重视通过选用合适的句式,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在修改《屈原》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屈原深受冤屈,迫切要求申诉的心愿,将原来的疑问句“大王,可否容许我申诉”改为祈使句“大王,请容许我申诉”。又如鲁迅的《祝福》,在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的情节中,四婶先后有两句意思相同但语序不一样的话:“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第一句是常式句,第二句是变式句。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表意作用,不难发现,变式句根据题旨、语境的要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表意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替换词语比较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在学习者的方面,就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鲁迅的《药》中交接“药”与“钱”的情节,用词非常精确,表现力极强,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起重要作用。“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同义词分别替换上述句子中的动词,并比较原词与替代词的不同表达效果,从替代词的表达效果中悟出“不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将有助于学生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体会到恰当选择同义词的妙处,而且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适合比较教学的内容 如材料相同、体裁不同的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等等。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留意各种修辞现象,还可以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再让学生从生成的答案中,将成功的修辞与失败的修辞进行比较,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需要将所学修辞知识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比较法,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锤炼语言、选择句式以及合理运用修辞格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同时,养成认真推敲、仔细选择的良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修辞》编写组.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张维耿,李圣超.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mg赌场电子游艺_吉彩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

摘要: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应有别于传统的中...